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安娜)9月26日,經過16天、6000海里的航行,來自卡塔爾的“阿爾卡莎米亞”號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抵達江蘇鹽城。我國迄今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開始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氣,標志著該項目實現投運。
圖為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開始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氣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該項目的投運對于華東地區天然氣供應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天然氣儲備調峰保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將極大提升華東地區清潔能源的供應保障能力,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位于江蘇省鹽城市濱海港工業園區的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是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及互聯互通重點規劃項目,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液化天然氣儲罐,包括4座22萬立方米儲罐和6座27萬立方米儲罐,總罐容達250萬立方米,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按照年處理能力600萬噸計算,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764萬噸,減排氮氧化物66.8萬噸。
隨著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的快速增長,液化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中國海油氣電集團董事長石成剛說,中國海油在國內率先進入液化天然氣領域,自主研發建立了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智能化新型化、新型低溫存儲等13大技術體系,掌握了27萬立方米儲罐的設計建造能力,整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我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設按下了快進鍵。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國天然氣消費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仍需加速推進。石成剛說,為充分利用寶貴的沿海岸線和土地資源,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集約化、規模化建設十分必要。除了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外,中國海油正積極推進寧波、珠海等地多個接收站擴容,已開工擴建11個27萬立方米儲罐,使這些接收站的儲存能力基本實現翻一番。
此外,記者了解到,本次到港的“阿爾卡莎米亞”號創下了鹽城港進港船舶最大歷史紀錄。為保證該船如期靠泊,鹽城海關、海事、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等主動作為,打通口岸安全暢通“最后一公里”。
面對首次接卸,鹽城“綠能港”針對船舶系纜、卸料臂連接、工藝卸料等重點作業流程,進行了20余次模擬演練。“這次接卸,我們使用了自主研發制造的卸料臂和自主研發的控制系統,整個過程非常順利,驗證了全套裝備的可靠性。”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項目負責人李峰說。
(轉載自新華財經)